天津宝坻区:“萌番仔”打擂拼品质“农文旅”引客醉时光 天津宝坻区大集时间表一颗糖度11.8的小番茄,怎样搅动农文旅市场?日前,天津宝坻区涵盖40余品种的番茄擂台赛给出答案——首届“萌番仔”番茄大赛擂响战鼓,这场以“质量打擂”为切口、以“农文旅融合”为舞台的融合进步实验,正让“小番茄”化身乡村振兴的“金钥匙”。清晨8时,宝坻区方家庄镇北马营村的空气里充满清甜。来自全区番茄种植能手携精品番茄亮相展台。大赛特邀天津市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首席专家杜胜利担任首席评委,他在宣读制度时强调:“本次评选采用‘实验室检测+专家盲评’双轨制,按菜用型、口感型、樱桃番茄三类分组编码盲测,每类从果形、色泽、糖度、风味四项指标综合打分。”评审现场,10位专家通过小程序实时录入数据,结局在赛后迅速得出。“盲测编码杜绝了人情分,实验室测出的糖度等数据更是铁标准!”杜胜利指着手机小程序的数据解释道。最终,天津市宝坻区宝晶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摘得“口感型番茄状元”,王海涛家庭农场摘得“菜用型番茄状元”,其中“京彩8号”“普罗旺斯”“黄金蜜”等品种因独特果香备受青睐。杜胜利点评称:“今年参赛的多个品种甜度最高达10以上,比市面普通品种高出10%以上,质量优势明显。”参赛农户李新涛捧着金奖奖杯难掩兴奋:“今年参赛品种糖度都超10度,后面合作社努力进步精品果品礼盒。”农品赛事背后是宝坻区文旅IP链动城乡消费的振兴文章。这场活动是今年宝坻区第三届采摘季活动的序幕。本届采摘季强调品牌建设,“宝坻优品”区域公用品牌及“西红柿小镇”双品牌同时揭牌。宝坻区副区长刘学政介绍,作为精心培育的优质产品集合,该品牌涵盖农产品、手工艺品、文旅体验三大板块。在农产品上,标志该区将以“宝坻优品”为抓手,发挥品牌引领影响,推动全区果蔬产业提质增效。在方家庄镇“西红柿小镇”揭牌现场,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赵阳表示:“小站新名不仅是对镇内产业特色的肯定,更是对未来进步的期许。我们不仅要种西红柿,还要育品牌,更要建小镇。”作为启动仪式举办地,方家庄镇西红柿产业已形成品牌化、规模化格局:200余座规模化种植大棚年产西红柿近1100吨;“京采系列”被游客称赞为“童年的味道”,“绿野”牌西红柿获评天津市“津农精品”,绿野合作社更荣获“民族级示范社”称号。方家庄镇顺势推出“红色传承+非遗体验+生态采摘+产业探秘”的全域旅游进步新路径,这个“西红柿小镇”正以一颗小番茄为支点,撬动农文旅产业融合进步的“大文章”。采摘季活动现场,30余个“宝坻优品”展位前挤满京津冀游客,小站稻、宝坻三辣等产品让人目不暇接,吸引近百名京津冀游客驻足品鉴。来自北京朝阳区的游客王女士笑称:“车程1个多小时就能到,既能采摘又能看表演,周末乡村游有了新选择。”本次采摘季宝坻区联动12个街镇、40余个采摘园,同步上线“宝坻采摘”聪明小程序。四季采摘不断档,文旅体验再升级。2025年,宝坻区文旅局将紧扣“遇见宝坻·印象潮白”主题,用四季活动串起农文体旅融合链——春天带游客跑彩虹马拉松、赏八台港桃花海;夏天办评剧票友大赛、京东大鼓艺术节,让传统文化“活”起来;秋天推钓蟹体验、丰收市集,冬天搞冰雪温泉、新春庙会,全年活动不少于40场。“潮白河湿地马拉松、全国大学生相声展演等IP赛事将同步落地,目标直指接待游客500万人次、综合收入7亿元!”宝坻区文旅局局长巩慧翻开活动规划图,“我们要让京津冀游客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真正把‘宝藏小城’的牌子打响!”为延长消费链,宝坻区同步推出“四季采摘地图”,以“四季不重样”为特色,依托全区2万多亩设施果蔬基地,推出了春之鲜、夏之甜、秋之韵、冬之暖四季采摘游线,让广大游客能够体验到“舌尖经济”与“乡愁记忆”的融合。夕阳西斜,首届“萌番仔”番茄大赛落下帷幕,但宝坻区的乡村振兴故事才启新篇。随着“宝坻优品”区域公用品牌全面推广,众多文旅IP相继落地,这颗“小番茄”正撬动三产融合的大文章。“我们要让游客既尝到番茄的甜,更品出文化的韵!”巩慧局长表示。在宝坻,农业不再是单一的种植产业,而是串联起文化、旅游、生态的立体画卷。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林单丹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天津宝坻区:“萌番仔”打擂拼品质“农文旅”引客醉时光 天津宝坻区大集时间表一颗糖
